红色故事汇
党员先锋—段校长
大家好,我是济南世纪英华实验学校小学部党员先锋段建刚老师,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今天我为大家讲述战鹰翱翔—刘锐叔叔的故事
刘锐叔叔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特级飞行员,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兵某团团长,十九大代表。
2016年9月,身为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参谋长的刘锐,再一次驾驶着国产新一代中远程轰炸机/飞向西太平洋,刷新了中国空军远海训练的新纪录。
刘锐叔叔紧跟装备升级的步伐,首批完成了国产新一代中远程轰炸机的改装,填补了轰-6K轰炸机作战使用中的多项空白,他和战友们一起,首次在南海和西太平洋留下了中国新一代中远程轰炸机的航迹。在刘锐和战友们的努力下,轰-6K多次在西太平洋上空留下了中国空军的航迹。
当年,刘锐叔叔所在团被确定为全军首家装备轰-6K轰炸机的部队。作为“先行者”和“探路人”,刘锐既当“改装员”又当“试飞员”,仅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成功完成了改装。随后,刘锐一鼓作气,创造性的提出了“课题牵引训练”的新思路,形成一批新战法、数十套突击方案,填补了轰-6K作战使用的多项空白。
刘锐叔叔带头先飞,深入南海数千公里。多次执行远海战巡任务,让他愈战愈勇——多次挑战轰-6K飞机训练极限,刷新了10余项训练纪录。
脱翎换羽,展翅高飞,这是大国利器。穿越海峡,空巡黄岩,你为祖国的战机填上了一抹太平洋的娇蓝。巡天掠海,为国仗剑,希望在你的引领下,我们的祖国能飞的更远,成为世界地图上最耀眼的恒星!
孩子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也衷心的希望你们学习刘锐叔叔勇往直前,为国争光的优秀品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未来肩负起建设我们伟大祖国的光荣使命!
图文来源于网络
辅导员先锋—周均爱
三(3)
小荷中队
中队辅导员
愿你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正如含苞待放的花骨朵,
待到绽放时,必定
荷叶田田,
荷香满满!
大家好!我是济南世纪英华实验学校三(3)中队广播员周均爱,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是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勇斗日本鬼子的故事。他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敌人的据点。
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小英雄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同学们,当时,凡是插鸡毛的信都是很重要的),于是他假装赶着一群羊以放羊为掩护送信去了。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日本鬼子小队长。
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在一个深夜他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大腿缝里溜了出来,他赶紧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从羊屁股上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很快,后面的鬼子追了上来,海娃又被他们抓了回去。他又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可是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这时,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着疼痛扯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赶来的八路军消灭了日本鬼子,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八路军张连长,胜利完成了任务。
抗日小英雄海娃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克服一切困难,长大后做一个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把祖国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
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
图文来源于网络
队员先锋—郭振宥
红领巾广播员
三(1)中队
大家好,我是济南世纪英华实验学校雷锋中队广播员郭振宥,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一则关于烈士李延年爷爷的故事。
“绝不能忘记流血牺牲的千万烈士,是他们的付出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打开记忆的闸门,回首激情燃烧的岁月,91岁老兵李延年脑海中的流光碎影,折射出一支军队的血性胆魄,还有一名军人的满腔赤诚。
1928年11月,李延年出生在河北省昌黎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小年纪的他不得不替大户人家放猪,成了一名“小猪倌”。14岁时,由于交不起学费,仅读了2年初小的李延年,跟着同乡来到长春一个资本家开的粮食加工厂当学徒。说是当学徒,实际上他还要服侍老板,每天端尿罐、干杂活,稍有不顺就挨打受骂。李延年满肚子苦水没处倒,只好含泪忍着。
“共产党来了,穷苦人就有了希望!”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东北人民欢天喜地迎来新生。这年10月,他在长春参军入伍,光荣地成为一名革命战士。入伍后,李延年很快就跟随部队投入战斗,“白天打仗,晚上抱着枪睡”。但在他看来,这种扬眉吐气的日子,虽然辛苦可心情舒畅。
1947年2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虽然已是91岁高龄,但每每回忆起一生中最难忘的那段岁月,李延年依然难掩内心的激动,仿佛回到了60多年前。彼时,这位已年过五旬的战斗英雄,又像过去无数次受领任务那样,干脆响亮地说:“作为一名老兵,党叫干啥就干啥!”
在他的从军路上,始终洒满了冲锋的汗水,留下了一名突击者的奋进身影。这奋进的身影不仅昭示着老党员的光辉岁月,也激励着我们少先队员奋发向上。
图文来源于网络
队员先锋—夏王深
红领巾广播员
三(2)
阳光中队
蒋先云是湖南新田人,父亲清末秀才,兄长参加同盟会,为了反对袁世凯复辟而英雄就义。蒋先云在兄长的影响下,也逐渐成为了一名进步青年,在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就读期间,他受到了进步思想的熏陶,任湘南学生联合会第一届总干事,与夏明翰、黄静源共同领导组织湘南25个县学生罢课运动。在校期间组织革命团体“心社”,传播新文化,是湘南革命组织之开端。
蒋先云在革命事业中的表现相当出色,在多次领导工人罢工后,他成功从一名学生运动领袖转变为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更是评价他“雄壮不亚于安源”。
1924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黄埔军校,当时黄埔第一期乃是聚集全国有志青年,天下才俊,而其中,蒋先云、陈赓、贺衷寒更是被称为“黄埔三杰”,蒋先云乃是当之无愧的黄埔第一人。
蒋先云在校内创办了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该组织成为了 人在黄埔军校内最重要的阵地,甚至走出了校内,迅速影响到革命政府控制下的广大地区,为许多青年指引了方向。
蒋先云之才不仅受到重视,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对他也是大加赞誉,认为他是自己最得意的弟子,称之为“黄埔奇才”。通过这层关系,蒋先云努力调解国共两党的关系,力劝蒋介石与共产党合作,并参与了东征陈炯明等军事行动。
1925年,蒋先云又以第一名的成绩从黄埔军校毕业,他光芒耀眼,令两党都想要争取。蒋介石将蒋先云安排为自己的侍从参谋,并在黄埔同学会中将蒋先云选为监察委员,对他的厚爱可见一斑。
及北伐之时,蒋先云任北伐军总司令部机要秘书,“北伐文告,多出其手”,旋任补充第五团团长,授陆军少将军衔。然而蒋介石终于完全暴露了他的反动嘴脸,此时此刻的蒋先云面临着选择,一面是蒋介石这一恩师校长的提拔重用,一面是对党的忠诚,蒋先云没有犹豫,他毅然决然脱离南昌蒋介石势力,来到武昌,与当时的仁人志士们站到了同一阵线。
1927年5月,武汉国民政府决定继续北伐,蒋先云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11军26师77团团长兼党代表,率部北上河南。
5月28日,在河南临颍与奉系军阀作战时,“蒋先云身先士卒,策马飞驰直冲敌阵;第一次,枪伤腿部,本可下火线退休,却不顾,指挥如故;第二次,炮火伤其马,人马倒地,亦不顾;第三次,枪伤其胸,流血不止,仆地不起,犹呼喊追敌不止。终由下级官兵强来救护始退,乃气绝殉职!”蒋先云“三仆三起”,最终壮烈牺牲,年仅25岁。
蒋先云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充满光辉。为纪念他,新田县将县城一条繁华街道命名为先云路。如今,先云路人来人往,道路两旁郁郁葱葱,一片岁月静好。但,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蒋先云的革命情怀和爱国斗志永励后人。
图文来源于网络
队员先锋—朱恬慧
红领巾广播员——三(4)中队
邱少云离开我们已经60多年了,但他的故事却流传至今。走进陆军第76集团九连,指导员杨萌指着一进门的下铺,告诉记者:“邱少云的床铺我们保留至今,每晚点名第一个呼点的都是‘邱少云’,我们都一起答:‘到’,如同他没有离开。”
邱少云烈士彰显出的是伟大的献身精神、牺牲精神。当敌人的燃烧弹落在他的潜伏点附近,熊熊大火烧到他身上时,他选择了咬紧牙关,即使烈火烧焦了头发和皮肉,他依然坚持了半个小时,最终壮烈牺牲。水沟就在他的背后,他本可以轻轻松松就翻进水沟将火扑灭,但他没有。因为他考虑到要保证潜伏战友们的安全和完成攻击任务,最终他用自己26岁年轻的生命赢得了战斗的胜利和战友的安全。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有懂得奉献和牺牲,才能把工作职责当成自身的价值追求。新时代,怎样才算是奉献精神?新时代的奉献精神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在恪尽职守、忠于工作岗位,体现在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更体现在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一个阳光少年。以扎扎实实的工作实绩,把青春、热血、激情奉献给党和国家,奉献给人民群众。
邱少云叔叔已经牺牲60多年了,但他那伟大的献身精神鼓舞着我们不断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磅礴力量。
今天,虽然没有残酷的战争,但作为少先队员的我们仍然要传承奉献精神、牺牲精神,发扬革命本色,从而始终保持强有力的革命战斗力量和奋斗意志,才能做好共和国的建设者、新时代的奋斗者。
图文来源于网络
队员先锋—岳思瑶
红领巾广播员—三(5)中队
大家好,我是济南世纪英华实验学校远航中队广播员岳思瑶,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一则关于伟大领袖毛泽东爷爷在延安时期故事。
1939年的冬天,毛泽东住在延安的窑洞里,那时延安所有生活物资缺乏,党的领袖毛泽东也不例外,一天晚上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屋里用的是一盏普通的煤油灯。毛泽东将油灯燃着的灯芯压得很小,一闪一闪地发出一点微小的光亮,由于灯光太暗,视线不好,毛泽东思考问题过于专注,有时走路会碰到椅子或者其他东西。警卫员看到了,就悄悄走进屋内,把灯芯挑长,顿时油灯火苗蹿了上来,屋内亮堂堂的。转身要走时被毛泽东叫住了。
毛主席在在纸上写下“节约”二字问警卫员:认识这两个字吗?警卫员赶紧回答:“认识,节约”毛主席又问这两个字的意思?警卫员回答说:节约就是能节省就节省,不浪费”毛主席听了点点头道:“你学习得不错,对字面意思能理解。不过这还不够,我们学习要同实际结合起来,比如节约一词,我们就拿这煤油灯来说吧,就特别需要节约,写字的时候拨亮一点,思考问题的时候拨暗一点,就是依据实际工作需要节约的一种方式。
警卫员赶快给毛泽东敬了一个军礼:“毛主席,您用这盏油灯拨亮了我的心灯。”
毛泽东看着警卫员满意地点点头,警卫员赶忙过去把煤油灯再次拨暗,悄悄走出窑洞,站在了自己的哨位上。
我们要像老一辈革命家学习他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家不浪费,出外不攀比。
谢谢大家!
图文来源于网络
队员先锋—李明汐
红领巾广播员—李明汐
大家好,我是济南世纪英华实验学校向上中队广播员李明汐,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今天我为大家带来《闪闪的红星》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 1932 年初冬。 在一个叫柳溪的山村里, 居住着几十户贫苦人家。他们受尽了恶霸胡汉三的盘剥和欺压,饥寒交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年仅八岁的潘冬子就是穷苦人家的一个普通孩子,他和小伙伴天天眺望南山, 盼望着当了红军的爸爸早日打倒柳溪, 除掉胡汉三。 胡汉三听说红军就要打过南山,惊慌失措,准备逃命。
潘冬子挑柴经过胡汉三家门前, 被正准备仓惶逃命的胡汉三拦住盘问,逼他说出他父亲潘行义的下落,并把潘冬子吊打拷问。 这时,红军在潘行义的引导下,打进了村子,解救了潘冬子。转眼几个月 过去, 已到了深秋。 冬子的爸爸潘行义随部队一起开始了第五次惨烈的反“围剿” 战斗。为了配合红军前线作战,柳溪村男女老幼全都动员起来,在胡家大院建起了临时红军医院, 冬子的妈妈领着姐妹们做起了护理员,给伤员们喂汤喂药。
冬子和小伙伴们给红军叔叔送食物。 当孩子们进山之际, 突然对面的山谷里有一队敌军悄悄潜伏进来。 机智勇敢的冬子带领小伙伴们破坏了敌人企图偷袭红军后路的计划, 红军赶来围歼了敌人。
冬子的爸爸和中央红军一道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临别前,爸爸给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
红军撤离的消息很快传到胡汉三的耳朵里。可恶的胡汉三又回来了! 村庄又陷入了恐怖之中。 潘冬子和母亲暂时离开村子,转入了深山老林。可是为了掩护乡亲们撤退, 潘冬子的母亲牺牲了,潘冬子看到母亲的死,变得更加坚强。在闪闪的红星照耀下, 潘冬子积极参加对敌斗争,他在战斗中破坏了吊桥,切断了敌人的后路,使敌人缴枪投降;他巧妙地把盐化成盐水,躲过敌人的搜查, 把急需的盐送到游击队手里;他和小伙伴把情报及时送给游击队,将敌人的运粮船弄沉了,破坏了敌人的搜山计划; 他多次沉着机智地应付了胡汉三的试探,最终砍死了胡汉三,勇敢地配合游击队端了敌人的老 巢 。
图文来源于网络